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科研机构,是我国植物学、植物化学领域重要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为所训,旨在认识植物、利用植物、造福于民。
研究所前身是静生生物调查所和云南省教育厅于1938年7月合作成立的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1950年4月转属中国科学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昆明工作站。1953年3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工作站。1959年4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现任所长孙航研究员,党委书记杨永平研究员。
校园设置
研究所占地面积5318亩,建有昆明和丽江两个园区。研究系统设置“三室一库”,即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设有昆明植物园和丽江高山植物园,其中昆明植物园2005年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研究所与世界农用林业中心(ICRAF)共建“山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与浙江省海盐县共建“海盐工程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昆明部在此挂靠。昆明植物所设有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是中国科学院昆明生物多样性大型仪器区域中心重要组成单元;设有科技信息中心,承担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环境昆明分中心和昆明储存分中心的运维工作。植物标本馆(KUN)馆藏标本140余万份,是全国第二大植物标本馆。现有参股企业3家,其中云南云投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
师资力量
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539人。包括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66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10人。科研人员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5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6人,云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12人,有“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1个,云南省创新团队3个。
教研成果
近年来,研究所积极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成绩显著。2010-2014年,全所对外争取纵向科研项目总经费3.86亿元,其中,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项,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含联合基金)17项;发表SCI论文1769篇,其中发表在领域前15%期刊论文523篇;授权各类专利119件;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技奖励23项,先后获云南省自然科学特等奖2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吴征镒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周俊、孙汉董、李德铢先后获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研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79年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有生物学、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生物学、药学、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药学硕士等3个专业学位培养点,并设有生物学和药学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读博士生192人,在读硕士生173人,在站博士后23人。
研究所是云南省植物学会和中国植物学会民族植物学分会的挂靠单位,其中云南省植物学会通过了云南省学术性社会团体的等级评估,获得了4A级学会称号。研究所主办3个学术期刊,《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入选2012年度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Natural Products & Bioprospecting(应用天然产物)于2011年8月创刊,2013年起被CA和PubMed收录;Fungal Diversity(真菌多样性)为SCI收录期刊,2014年度影响因子达到6.938,在全球菌物学领域期刊排名第2。
新时期,研究所深入实施“一三五”规划,并结合研究所分类改革确定了“率先行动”计划聚焦的五个重点研究领域和四个服务项目,形成了新时期的办所方针。
新时期办所方针:立足中国西南,辐射东南亚和喜马拉雅,在植物学、植物化学及植物资源发掘、利用与保育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三个重大突破:引领“iFlora研究计划”、新药创制研发、植物种质资源与产业发展
四个服务项目:植物中高含量天然产物功能发掘与利用、特色资源植物研发与产业促进、典型区域特色生物产业示范与民生改善、iFlora与综合服务。
五个重点研究领域:植物分类与生物地理、植物化学与天然产物研发、野生种质资源保藏与利用、民族植物学与区域发展、资源植物研发与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