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排行榜 > 芒市教育信息网

芒市教育信息网

  • 网站别名 -
  • 网站类型 教育考试 教育文化
  • 所属地区 云南
  • 更新时间 2016-01-05
  • 关键词 芒市教育信息网,芒市教育信息网,芒市教育信息网,芒市教育信息网
  • 网站描述 潞西地处云南西部。因在潞(怒)江之西而得名,跨东经98°01'—98°44'北纬24°05'—24°39'之间,总面积2892平方公里,东、北接龙陵县,西南连畹町、瑞丽,西北交陇川、梁河,南与**接壤。
得分
-
国内总榜
101799
云南
799
教育文化
16992

网站详细

芒市教育概况

潞西地处云南西部。因在潞(怒)江之西而得名,跨东经98°01'—98°44'北纬24°05'—24°39'之间,总面积2892平方公里,东、北接龙陵县,西南连畹町、瑞丽,西北交陇川、梁河,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68.23公里。潞西自古为祖国的一部分,西汉至元朝分属哀牢地及永昌郡、金齿部地;明为芒市长官司,属云南布政司,清为芒市安抚司、遮放副宣抚司、勐板土千总,属永昌府龙陵厅;民国四年(1915)为芒遮板行政委员会辖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为潞西设治局,1949年建县,1950年和平解放,属保山专区。1953年划归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1965年改名为自治州),县治芒市同为州府。

潞西教育的起源当属元代以后逐渐兴起的傣族奘房教育。由于历史原因,汉文化教育在这土地上则极不发达,长期封建土司统治和落后的领土经济,造成人们在思想观念上与内地的巨大差异。在明朝政府设立芒市长官司后的数百年时间里,除为便于与内地公文往来在土司衙门里设有“教读”一职外,儒学不兴,科甲未开。直到清朝末年才在平河、河心厂等毗邻龙陵一带的汉族聚居的山区出现私塾,成为潞西近代教育的发端,而在私塾教育刚刚萌芽之际,美、英等国传教士乘鸦片战争后我国国体虚弱之机,深入到木城坡一带傈僳族地区传经布道,并在木城坡创制傈僳族文字。以后分别在木城坡、杨家厂、勐戛、东山等地开办教会学校。民国四年(1915年)后,芒遮板行政委员会开始在本属推行国民教育,先后有勐戛、河心厂等私塾改为国民学校,但规模甚小,到国民十二年成立芒遮板行政区劝学所时,全境只有7所国民学校,其中包括唯一一所勐戛高小国民校和1920年创办的勐戛女子国民学校。在校学生仅200余人,教员11人。这些潞西最早的新学校全部分布在山区,在傣族聚居的坝区,直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由芒市土司创办“芒市公立两级小学”时,才实现学校教育的零的突破。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谋求边境各县(区)教育文化的发展,唤起边地兄弟民族意识,省教育厅公布《云南省政府实行苗民教育计划》将潞西划入31个县(区)在内的“实施边地教育区域”,隶属腾越学区,在潞西设治局局治在地勐戛创办省立潞西小学,当年筹设,次年正式创办。省小创办后,其组织形式,课程设置均按《云南省设置省立小学纲要》办理,为境内其他小学效仿,对潞西教育起到了促进催化作用,成为潞西教育与内地逐步趋向一致的契机。其后随着滇缅公路的开通,先进文化思想的传入,土司渐趋开化,1937年和1938年芒市土司先后争取省立潞西小学在法帕(景坎)、那母开办分校,学校开始进入普通傣族村寨。1939年遮放司暑内也有西南运输处开办了遮放坝区的第一所小学。这一时期,境内出现了第一批到昆明等地学成归来的傣族师资,还成立了以土司为主的学校董事会及公费学额稽核委员会,芒市土司代办方克光因热心办学,受到省教育厅嘉奖,潞西教育小学出现转机。

在1942年5月至1945年1月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潞西沦陷,在日寇铁蹄下,潞西一切学校停办,滇西战争结束后,公路沿线国民党大军云集。芒市遮放土司为谋求政治上的需要,在驻军的帮助下先后将芒市公立小学、遮放小学改为中正小学,并在一些村寨设立中正分校,推行学差制,强迫儿童入学,教育出现一时的繁荣,1948年全境有乡(镇)中心小学8所,76保中有保国民小学37所(实36校)。共计81个教学班,1913名学生,教职员93人。然而土司的世袭制度注定了要阻碍教育的发展,普通百姓认为,官家永远是官家,百姓再读书也仍旧是百姓,又担心读了书会被抓兵到外地,故读书积极性极低,虽然土司规定凡入学儿童享受谷物、衣帽等优惠,拒不入学者予以处罚,仍有富家不愿让子女入学而雇请别人代读者,同时事实证明,学差制只能造成教育发展的表象,而不能真正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1949年后,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延续了数百年的土司制度也面临崩溃,各土司所办学校已无力维持,学校教育在暂时的繁荣后又趋衰落。

在私塾出现至1949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潞西教育除维持数量少、规模小的小学教育外,幼儿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仍为一片空白,在社会形态方面,至解放前夕,除傣族的领主经济中渗入了少量地主经济外,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等四种世居民族仍处于封建社会时期,并保有氏族公社残余。在文化教育方面,除傣族中拥有少量傣文、汉字知识分子、部份傈僳族中的基督教徒掌握傈僳文外,县内各少数民族基本以刻木记事。

1950年潞西解放至1989年不足40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境内少数民族实现了政治、文化、经济的翻身,出现了跨世纪的飞跃,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

1950年成立潞西人民政府后,旋即成立人民政府教育科,通过举办教师讲习班、调查研究、并争取到芒市、遮放、勐板三土司的配合,很快使因旧政权垮台而停办的学校恢复起来。从一开始,人民政府就显示了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心,1951年春帮助东山山官排早利在翁角办起了县内景颇族村寨的第一所汉文学校,同时帮助恢复法帕小学,为了更好发挥省立学校的示范作用,当年春季省文教厅及保山专署专门从内地抽调人员,改组了省立潞西小学的领导班子,并于当年10月份将这所学校从三角岩迁到芒市,与芒市司立小学合并,使这所在偏远山区陷于困境的学校又获新生,使之成为县内推行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内容的基地。1952年春季学期,县联合政府开始着手制定全面发展潞西教育的计划,作为这个计划的一部分,当年县教育科接管8所民办小学,定为县立小学,并于当年秋创办西山弄丙省立潞西第二小学,县内出现了省立、县立、民办学校并存的局面。该年全县有省立小学2所,县立小学8所,民办小学12所,在校学生1607人。同年10月,保山专署从保山中学等校抽调教师支援潞西创办了潞西中学,从此结束了潞西没有中学教育的历史,与邻近的龙陵县相比,中学教育落后了48年。当年在遮放、勐戛等有驻军的地方还开办了民众夜校,开始了扫盲教育。这是一项繁浩而艰巨的工程,一代教师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在“文革”以前,乡村教师一直坚持白天正常教学、夜间开展扫盲的做法,到1989年,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扫除汉文盲2万余人。

1953年后,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县内区乡政权普遍建立、援边教师逐渐增多,潞西教育进入健康发展的阶段。1955年潞西师范学校成立,成为县内专业教育的发端。

1955年潞西经历了历史上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经广泛和平民主协商,胜利完成土地改革。在坝区随着对土地占有权的消失,土司制度最终解体,在民族聚居山区,直接过渡到合作互助组,获得了生产资料的各族群众第一次真诚地表现出对文化知识的渴求,纷纷要求人民政府为他们开办学校。1956年初,县文教科抽调大批教师到村寨办学以满足群众要求,当年全县公办小学达63所,另有民办小学7所,在校生5767人,从此奠定了公办小学的基础,三台山、高埂田等德昂族、阿昌族地区第一次出现学校教育,杨家厂、木城坡等傈僳族地区在教会学校解散后也出现汉文化教育,境内各少数民族都有了读书人,实现了他们千百年的愿望,因解放后废除学差制而大量减少的傣族学生也开始回升,并远远超过解放前傣族学生最多的时期,当年全县民族小学生达2151人。

1956年,国家实行就地办学的方针,省立潞西第一、第二小学下放县办、分别称芒市小学和西山弄丙小学,从此结束省立小学的历史。该年,为适应景颇族“直过”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需要,德宏州工委在三台山组建青年垦荒队,队员是十七、八岁的景颇族青年,一边学习文化,一边学习耕作技术,1959年经整顿后正式定为三台山耕读学校。这种新颖的办学形式因其适合边疆实际,一开始便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迅速推广到全州的各地,县内各耕读学校进入了七十年代后逐步发展为耕读中学,成为现各乡(镇)中学的前身。八十年代,三台山耕读中学开展引蔗上山、改造老化茶园等勤工俭学活动,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988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集体。

1957年,芒市小学附设幼儿班,学前教育由此起步。

1958年,潞西教育界同全国各行业一样,也经受了大跃进浪潮的冲击。全县社办小学激增到200所,由芒市小学分出了傣族小学和景颇族小学。勐戛、遮放两区分别于1958年和1960年开办了中学。由于片面理解了毛泽东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示,各学校师生大量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正常教学秩序受到破坏,与此同时,潞西中学开办了高中班和中师班,并在校内附设德宏农学院,州里在芒市办起农业技术学校,次年再办了卫生学校。由于脱离实际,德宏农学院开办不到一年即告解散,仅保留了州农业技术学校和卫生学校。1959年后社办小学日趋减少,1961年据国家有关调整政策,县文教科接管了仅存的20所社办小学中的18所,巩固了公办学校这块阵地,勐戛中学1959年解散,1961年遮放中学并入潞西中学,在整顿中各学校逐步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

1963年,县内学习河北阳原县多种形式办学经验,并根据省颁不同类型小学教学计划,对农村小学教育进行了重大调整,办学形式趋于多样化,傣族小学普遍实行了半日制,适当降低了课程要求,这些措施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必要的,较好解决了傣族学生入学难、巩固难的问题,受到群众欢迎,到“文革”前夕,再次激起群众办学热情,为七十年代小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解放后到1965年的16年时间里,在“办学—动员学生入学—培养民族行政干部”的指导思想下,潞西从接管旧制学校、举办寄宿制民族学校入手,在内地的大力支援下,克服重重困难,使学校教育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培养出一支小学教育的所必需的教师队伍,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发展民族教育的路子,16年间培养出各民族高小学毕业生3000余人,为以后潞西经济建设培养了人才。这一时期,广大教师表现出了巨大的牺牲精神,他们响应党的号召,以艰苦为荣,五十年代,教师同时又是工作队员,除恢复、开办学校,还肩负着对敌斗争、民主建政、发展经济的重任,黄麟等3人在对敌斗争中牺牲,虎世春等人被疟疾夺去了生命。六十年代教师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做巩固学生的工作。

“文革”十年,潞西教育遭受严重摧残,继1957年在反右扩大化中有13名教师被打成“反坏右”分子之后,1966年8月开始,潞西教师队伍再次受到冲击,当年有23名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送内地审查,其后至“文革”结束,对教师的迫害一直未中断,造成大量冤假错案,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潞西中学及其师范部、州农校、卫校在“文革”开始后即停止招生长达五年之久。全县小学亦“停课闹革命”两年后才陆续复课。1964年创办的芒市农业中学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后不宣而散,刚刚起步的职业技术教育即告夭折,幼儿教育也未能幸免,县幼儿园于1971年被撤消。同时,解放后逐步形成的学校管理制度、教育教学方法被当作“修正主义”批判,传统教材亦被取消,学校教育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1971年周恩来总理发出普及五年小学教育指示后,县内小学教育出现新的变化,继1958年和1965年两次社办小学高潮后,自该年起县内社办小学再次大量增加,到1973年达到204所,在数量上再次超过公办小学,1975年,全县公、民办及厂(场)办小学达522所,为历史之最。这一时期小学教育的发展,其文化和群众基础相对优于五十和六十年代两次较大发展时期,是解放后多年推行教育的必然结果,为本县地理环境、人口比例等客观条件所容纳,因而避免了大起大落的现象,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虽经多次调整布局,县内小学仍保持400余所的规模,事实证明,保持这一数量的小学校数,是在潞西普及初等教育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潞西在私塾出现了近百年后终于从学校数量上基本满足了域内群众接受初等教育的要求。

为适应全州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1974年潞西中学师范部正式分出,成立德宏州民族师范学校,州卫校和州农校也于当年和次年相继恢复。由于小学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中学教育不再是无米之炊。1969年,遮放中学再度创办,勐戛等地小学开始办初中班,1973年创办芒市中学,到1976年,各公社中学均告成立,芒市、遮放、勐戛3所中学先后办成完全中学。同时,大部分公社中心小学及部分大队小学、芒市各小学办起附设初中班。1976年全县小学附设初中班达49校76班。

但是这一时期潞西教育的发展仍是畸形的。教育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教育内部结构严重失调,由于政治运动的不断冲击,教育教学仍背负着动员学生入学的包袱,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粉碎“四人帮”以后,经过组织上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在国家政治稳定、大力发展科学教育的总体形势下,潞西教育又走上正轨。自1978年起县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顿教育——调整小学布局、确立重点中小学、创办县师范学校、撤消、合并小学附设初中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农村中学或确定为初级中学,或确定为耕读中学;加强中小学领导班子等。在人民群众教育要大干快上的激情支配下,这些措施很快产生了功效,学校教育迅速转移到以课堂教育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结束了十年“文革”造成的混乱局面,与此同时,州师范学校举办大学专科班,州财贸、农机等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相继成立,州、县幼儿园先后恢复,最终在潞西地域上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包括门类较为齐全的中等专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教育网络。进入八十年代,县内加强了普及小学教育的工作,与明代即开始设学的腾冲同期跨入“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县的行列,1986年由省人民政府颁发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成为当年全省51个达到普及初等教育标准县之一,并在以后几年里继续保持了普及验收时的入学率、年巩固率、毕业率及普及率的标准。同时通过举办半寄宿制高小、坚持双语文教学,开展教学实验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县内终于结束了动员学生入学的历史,小学教育这个基础日趋扎实。1989年全县有小学433所,另有厂(场)办小学11所,在校小学生达34361人。中学教育方面,1981年县内再次对农村中学结构进行了调整,分为初级中学、农业中学、耕读中学三种形式。芒市中学在创办不到10年的时间里,既达到30个教学班的规模,成为全州规模最大的中学之一,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89年,芒市中学共向大专院校输送学生251名,并由汪志刚、刘洪武两人结束了县内没有留学生的历史。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县内确定了“控制高中、适当发展初中、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创办县民族中学,把高中集中到县城,各耕读中学到1988年全部改为初级中学,1989年全县有初级中学14所,完全中学2所,在校中学生8619人。继1981年创办那目农业中学后,1987年再办遮放职业中学,使职业中学在校数上与完全中学持平。加之中山耕读中学等一批农村初级中学开办“3+1”职业班,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已经成为事实。

八十年代无论从外部条件还是内部环境上讲,都是潞西教育的最好时期,在改革开放中,潞西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事业受到社会普遍重视,教师工作也得到社会的尊重。1980年县内小学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体现了党中央对边疆地区教师的关怀。八十年代,在州、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教育工作者所占比例不断增大,教师地位也不断提高,1985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省、州党政领导陪同下看望了芒市二小的教师,给全县教师极大的鼓舞。经过多年的培训考核,教师文化水平不断提高,队伍不断扩大,到1989年县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修学校教职工2141人,占当年全县干部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是1952年的32倍。教师政治素质也不断提高,继1955年首次在教师队伍中发展预备党员2人之后,1988年小学教职工中有党员109人,中学有党员66人,分别占当年小学、中学教职工总数的13%和8%,广大教师干劲倍增,涌现出大批英模人物,他们的功绩受到社会肯定,1981年以来,先后有119人(次)受到国家、省、州表彰奖励。其中赵学成、王周、邹广昌、徐延吉、赵志刚5人分别被授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群众中涌现出集资办学热潮,1983年法帕芒弄村群众为先盖学校还是先盖奘房(佛寺)先后召开了20余次村民大会,最后,全县第一幢以群众集资为主建盖的砖混结构教学楼在这里拔地而起,这件事在素来不甘落后于他人的傣族群众中引起巨大反响,以群众集资为主建盖的砖混教学楼如雨后春笋遍布芒市坝区并延伸到部分山区,到1989年全县有40余所小学建起砖混结构教学楼,告别了以往简陋校舍,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学条件。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也逐年增加,“七.五”期间全县投资校舍基建款724.86万元,其中群众集资199.92万元。1985年后各年教育经费均接近全县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各乡(镇)、村(办事处)普遍建立起教育管理机构,开始对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共同维护学校权益,各级学校制度管理日臻完善,并在首次教师职称评聘之后,在中小学教学工作中引入了目标管理等先进手段。解放后四十年间,潞西教育虽几经波折,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53年至1989年,累计培养出高小毕业生8万余人,1977年后共培养出初中毕业生15000余人,高中毕业生8000余人,教育使境内各族群众的文化素质发生了深刻变化。解放初期,全县文盲、半文盲人数约占总人口的90%,到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下降为34.83%,到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再降为25.42%。七十年代末期后,一大批五、六十年代培养出来的民族干部走上州、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岗位,成为继五十年代外来干部之后的第二代领导干部,同时出现了一大批包括李庭芳(主任医师)、郗保常(副编审)等在内的少数民族高、中级知识分子,境内五种世居民族都有了大学生,傣族、景颇族中还有了研究生,教育使各民族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开始步入掌握、运用科学技术发展经济促进生产阶段。

教育作为一种投资大、效益周期长的事业,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作后盾,尤其是象潞西这样文化基础异常薄弱的边疆民族地区,更需要经济力量的超常扶持。为发展潞西的教育事业,解放后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五十年代,潞西的中、小学教师大部靠内地支援,直到七十年代初期才结束这种历史。五十年代潞西中学、省立潞西一、二小学的经费也全部由省下拨,自1952年开始,民族学生衣、食、住均由国家给予补助,这种做法除在“文革”初期中断数年外,一直延续至今,其规模、数额、延续时间均远远超过民国时期。为发展景颇族地区的文化教育,1952年至1961年9年时间里,国家仅对西山弄丙景颇族小学一校的投资就达10万元。“七.五”期间,中央、省下拨给潞西的校舍基建专款为148.63万元。离开国家的支援,潞西教育事业就可能取得如此的成就。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她对社会进步起着潜移默化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必然要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清朝末年至解放前夕由于长期封建统治,潞西教育举步维艰的历史,给人民留下了一部生动的反面教材;1958年不顾客观实际盲目发展和“文革”十年对教育事业的严重摧残,也给人民留下了极深刻的教训。由于历史的原因,潞西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至今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是一个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在40年时间里建立起来的包括两所幼儿园、433所小学、两所完全中学、两所职业高中、14所初级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在内的庞大的学校阵容(不含潞西地域内的州属学校和厂(场)办学校),对于一个长期依靠国家财政补贴的贫困县来说,教育经费不足是可想而知的。由此给教师培训、危房修建、设备配套等一系列工作带来困难,1989年全县中小学损坏房占校舍面积的12%,全县84所村以上中心完小中只有6校按省教育厅颁布的一类标准配齐常识教具,其他学校只有简单教学仪器,14所初级中学只有3校配齐教学仪器,村以上完小生均拥有图书不足半册。努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将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教师素质也有待提高,虽经多年努力,1989年小学教师中学历不合格者仍占36%,高中和初中教师学历不合格者分别为48%和42.3%。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长期徘徊在50%左右,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也将是潞西教育必须面对的一道严峻课题。

在潞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教育毕竟是一项年轻的事业,但是她在促进边疆各民族的文明进步和经济繁荣方面,已显示出巨大的功力和广阔的前景。为了各民族光辉灿烂的明天,为了加快潞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尽快缩小潞西与内地经济、文化的差距,只有坚定不移地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舍此别无他途。

评估简报

ALEXA排名 - 位,谷歌对该网站评分为 Page Rank,百度为该网站评分为 Baidu Rank,百度搜索结果前50名关键字约为 - 个,预测该网站每天约有 ~ IP,其中电脑端 ~ IP,移动端 ~ IP。

备案信息

  • 单位名称 -
  • 单位性质 -
  • 网站备案 -
  • 网站名称 -
  • 网站首页 -

域名信息

  • 网站域名 -
  • 域名注册商 -
  • 注册商邮箱 -
  • 创建时间 2007-02-08
  • 到期时间 2025-02-08

服务器信息

  • IP地址 -
  • 服务器地址 -
  • 服务器类型 Microsoft-IIS/7.5
  • 页面类型 text/html
  • 响应时间 0.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