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农中学创办于1993年8月,取名兴农中学,意为兴旺发达农村教育事业。前身是“贵阳市白云区艳山红乡私立兴农职业学校”,当时仅有36名(后增至44名)初三补习生。1997年经市教委批准,更名为“贵阳市兴农中学”;1998年经市教委同意,定名为“贵阳市白云兴农中学”。在省市区党委、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帮助和以贵阳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下,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经省教育厅评估,2005年被批准成为贵州省二类示范性高中,2010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样本学校。
兴农中学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繁华地段,北与通化路相连,南与同心西路相靠,西与白云中路相依,东与鸡场斜阳新村相邻。距与贵遵高等级公路相交的贵阳绕城高速公路曹关出入口不到1公里,离贵遵高等级公路沙坡出入口仅4公里,距贵阳市行政中心不足5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学校本部占地面积210余亩(不含乌当校区及学生生产实践基地约15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学校建设独具特色,集“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建筑风格为一体的现代化楼群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人文景观在这里和谐相融,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学校按省级示范性高中办学标准,配置软硬件教学实验设备,为教学提供了优良条件。
学校2012—2013学年有110个教学班,5800余名学生、586名教职员工(其中专任教师323名)。有初中、高中、高中补习部等教学楼共4栋(不含乌当校区)以及理化生实验室、乒乓球馆、图书馆、健身房、浴室、食堂综合楼、骍龙文昌书院、6栋教师公寓(共210套)和可供5700余学生住宿的8栋学生公寓(不含乌当校区)。各种教学、生活设备设施基本齐全,校园绿化、美化、硬化、文化、洁化,环境优美。
学校坚持“发挥民办教育体制之优势,传承公办教育治学之精华,争公办学校之不争,补公办学校之薄弱”的办学理念,以“本人有学习潜力、父母有强烈愿望、家庭有经济条件,进不了重点中学重点班”的中等生为生源主体,同时招收一部分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农村学生,对他们的各项费用或减或免,使之作为中等生学习的榜样、行为的表率,“优差相帮”。针对中等生“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差”的实际,制订并实施使之成人成才的教育教学计划。面对相当部分上不了高中录取线或因基础差上高中听不懂、跟不上的初中毕业生中不少人弃学浪荡社会,走上犯罪道理的现象,创办高中预科班,为他们“补习基础、纠正习惯、树立信心”。自编校本教材(80%初中知识,20%高一知识,并做好基础衔接)、小班额、安排优秀教师任教,夯实其初中基础,着力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一年后进入兴农中学高一年级学习。
学校把“爱兴农、更爱兴农的学生”作为第一标准,从湖北、湖南、山东、四川、重庆等教育发达地区引进90%以上的教师,教师食宿均在学校,无人情往来的拖累耽误,专心致志教书育人。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实行教师优化组合,薪酬优化分配,不以职称分高下,只凭德能论优劣。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寄宿制使教师全天候与学生同在学校,可以面对面教育学生,手把手教其学习,在为中等生补习基础的同时培育优秀学生。学校厚德重教,利用一切可用载体,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感恩、学会相处。坚持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全方位推行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近三年来,学校考生二本以上上线均达70%以上,一本上线达27%。学校以“服务让家长省心,教育让学生安心,管理让家长放心,质量让家长信任”为治校方针并狠抓落实,因为生源爆满,供不应求。2007学年至今,每学年均以800人的数量递增。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社会认可,多次被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评为“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学校”、“五好学校”、“贵阳市先进学校‘、“先进民办学校”,步入了可持续发展轨道。目前,学校以进一步提高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服务态度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参与教育竞争,为社会提供选择教育,满足教育对象之需,着力打造品牌学校,推进学校又快又好,更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