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20年的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1929年,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独立为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1953年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并入武汉大学,建立图书馆学系。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图书情报学院。2001年,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107人,其中,教授31人(含博士生导师32人),副教授和高级职务研究人员35人,在校本科生924人,在校硕士生550人、博士生197人。
学院本科教育设有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档案学、编辑出版学、电子商务5个本科专业。其中图书馆学专业在1920~1956年是专科,1956年改为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前身是创办于1978年的科技情报学专业;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于1934年设档案管理特种教席,1940年创建档案管理科,1947年停办,1984年重建,为档案学本科;编辑出版学的前身是1983年武汉大学与新华书店总店合作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图书发行学专业;电子商专业是2001年经教育部和武汉大学批准创办的自设新专业。学院设有8个博士和硕士学位点(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古籍整理与保护,出版发行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和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图书情报硕士,出版硕士,工程硕士(项目管理领域、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管理硕士),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与经济管理学院等合作建设的),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馆学、情报学两个学科分别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在2003年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组织的全国第二届学科评估中,学院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被评为全国第一。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学科专业、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现有在职教师7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2人,教授31、副教授35人,讲师8人。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授全部有博士学位,85%以上的教师有海外访学经历。教师中有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级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珞珈特聘教授8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教育部学风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性学术组织主要负责人8人,国外期刊同行评审专家6人,国际期刊编委2人。四个青年教师团队入选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学院还聘请了一批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要位置,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适应新技术环境的信息资源管理高级专门人才。学院先后有《目录学概论》、《信息管理学基础》、《电子文件管理》、《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计量学》、《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检索》七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入选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多个教改项目荣获国家和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学院建设有一流的实验教学与图书资料保障条件。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图书分馆收藏有国内最丰富的图书情报档案文献资源。近年来,学院获得“湖北省先进班集体”、“武汉大学学生工作特色基地”、“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校红旗团委”等奖励。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国电子商务大赛、全国大学生“未来编辑杯”竞赛等重要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在国际、国家、省、市和校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一系列荣誉。
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团队,为学院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学院科研机构完备,建设有十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研究中心(研究所)。其中,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是有本领域全国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院在图书馆学理论、现代目录学、中国图书馆史、古典文献学、信息资源与知识产权管理、情报学理论、信息检索、知识组织、信息经济学、信息服务与管理、文献计量学、数据库系统、智能情报、档案与电子文件管理、出版发行、数字出版、电子商务等研究领域具有优势和特色,其中多个领域在全国居领先地位。近10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3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7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4项;教育部及其省部级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2项;横向及其它项目200多项。项目总经费超过5000万元。公开出版专著166部,教材110部,译著9部;发表论文3350篇,其中权威期刊以及经国外学术期刊论文452篇。研究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2项;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项,其中,一等奖3项,特别荣誉奖1项。学院出版《图书情报知识》、《出版科学》和《信息资源管理学报》三种学术杂志。
从文华图专开始,创办人之一的沈祖荣先生就把“研究图书馆学,服务社会”定为宗旨。“智慧与服务”被确定为文华图专的校训。文华图专师生继承了文华公书林“巡回文库”的传统,以“私立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学生服务团”的形式服务民众;所办理的公益讲座“群育讨论会”深受听众好评。秉承文华图专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学院通过创新学术研究,聚集国内外社会资源,承当重大科研课题,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通过编印成果简报、工作简报、研究咨询报告等上报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教育部、信息产业部、文化部、商务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档案局等国家部委,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学院还积极推广科研成果,为地方各级政府和各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学院利用教学资源,以开设培训班、接收访问学者和科研进修人员和开办研讨会等形式,多次为基层图书馆培训业务人员,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了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自1993年来学院为来自西部高校的访问学者和科研进修人员免除学费,始终以最优厚的条件给予方便;从2003年起连续三年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主办面向中国西部高级图书馆员培训班和国际会议。
学院是国际拔尖信息学院联盟(I-Schools)的成员单位,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IFLA)会员单位,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的国际成员单位,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图联、美国图书馆协会、亚联董等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图书情报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学院不断探索合作机制创新,联合国际同行成立图书情报学国际合作研究院,以推动国际图书情报学研究与创新。学院与欧美多所国际一流图书情报学院建立了教师和学生交流关系。每年派遣5-10名教师和研究人员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留学、访问,并接受外国来华留学生和港澳台地区学生。每年有10-20名外国和港澳台地区专家应邀来院授课或举办学术讲座。学院定期主办“中美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 “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信息资源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重要的学术会议。学院还连续举办 “中美图书馆学高级研究班”、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信息素养培训师培训班”和“国际大学生信息素养与信息职业领导力夏季研究班”等国际夏令营活动。上述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均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
在教学基础设施方面,学院拥有国内本专业领域一流的实验中心。中心设有图书馆、情报、档案与出版技术集成基础实验室,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集成实验室,能覆盖学院60%以上的本科生课程,满足学院相关专业本科教学的需要,能满足80%以上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备课与专业研究的需求。学院还与IBM公司、大连博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和金碟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建有教学研究实验室。学院配置有国内专业藏书最丰富的中外文图书资料室暨实验图书馆,涉及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编辑出版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等学科领域。现收藏中外文献16万多册,报纸18种,中外文工具书8000余册,线装书730函,550册,目前年订购及获赠中文期刊200多种,外文原版期刊40多种。学院成立杂志社,公开出版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学术期刊《图书情报知识》和《出版科学》杂志,作为我院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社会各界和学校的支持与关怀下,经过几代人、九十多年的辛勤建设,学院形成了“开拓创造、务实创业、引领创新”的办学传统,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学院正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创建国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信息管理学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