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枕碣石,东临渤海,西南挟滦河,公元923年置县“广宁”,公元1189年取“黎庶昌盛”之意定名“昌黎”。全县总面积1212平方公里,人口56万,行政村446个,是久负盛名的花果之乡、鱼米之乡、文化之乡、旅游之乡、养貉之乡、干红葡萄酒之乡。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2005年成为全省首批扩权县。
昌黎县区位得天独厚,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咽喉要冲,距北京270公里。205国道、沿海高速公路和京哈铁路贯穿全境,和比邻的秦皇岛港、京唐港以及正在昌黎开工建设的北戴河机场构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昌黎县自然禀赋优越,由山丘、平原、浅海和滩涂构成了多相性资源结构。境内可开采铁矿总量1亿吨以上,石英砂储量7685万吨,花岗岩储量83亿立方米,石灰石储量2亿立方米,地热资源116.5亿立方米。昌黎县拥有65公里海岸线,黄金海岸旅游区被称为“东方夏威夷”。
2014年,昌黎县认真落实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重点开辟“三大主战场”,全力实施“四区五园驱动、三城六业崛起”(四区即昌黎县工业园区、秦西工业区昌黎园、空港产业聚集区、昌黎葡萄酒产业园区;五园即皮毛养殖及深加工、海产品深加工、粉丝加工、果蔬贸易加工、服装加工及制帽五个特色产业园。三城即国际知名的干红葡萄酒城、彰显地域特色的碣石文化之城、体现山海风情的休闲旅游度假名城。六业即钢铁及精深加工产业、皮毛养殖及深加工产业、海产品养殖及深加工产业、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高效种植及深加工产业、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治污染、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4年,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2.6亿元,比上年增长9%左右;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6.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亿元,比上年增长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2.1亿元,同比增长12%,新增规上企业12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7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5%和11%。
二、园区建设成效明显。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县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05个,引进内资35.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192万美元,均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与北京清控科创确定委托招商关系,主动对接中环国投、凤凰城等大集团,签约项目15个。与澳大利亚欧卡帕宁加市进行了友城交流。成立9个县级领导小组狠抓“四区五园”建设,昌黎工业园区与华夏幸福基业合作进入新阶段,香港易高45万吨秸秆天然气项目、碣石山文化产业创意园项目相继签约。秦西昌黎化工园区区域环评获省批复,实施钢铁产业技改扩建、淘汰落后产能项目3个,安丰、宏兴、顺先顺利通过工信部《钢铁行业规范条件》验收,成功实现与冀东水泥发展集团战略合作,引进东烨大焦化、奥格玻璃、深圳危废处理等循环产业项目。空港产业聚集区总体规划获市规委会审批,致远通用航空项目进场施工。五个特色产业园坚持因地制宜,采取一区多园、点状分布的模式积极推进。
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金士、海亚湾等五大酒庄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承办参加了第十五届葡萄酒节等多项活动,昌黎地域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举办了第八届皮毛交易大会,组建皮毛产业促进局和产业服务大厅,皮毛商贸流通企业数量和产业税收均实现翻番。不断加强海洋生态资源保护工作,渔业生产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粮丰公司实现新三板上市。实施蔬菜产业项目15个,新建设施蔬菜“百亩方”10个,新增设施蔬菜面积5000亩,承办了农业部北方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项目现场会、全省现代蔬菜(食用菌)产业园区建设现场会等会议。永顺、国锋、鹏远等粮油食品加工企业不断改造升级,粉丝铝含量国标得以重新修订。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旅游推进会,全年实现旅游收入7189万元。中心城、建材城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主体基本完工,新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中心被列为省商贸流通发展项目。引进光伏发电、浮沉动力发电等一批新能源产业项目,大滩风电一期项目即将并网,50万伏变电站项目投入运营。
四、城乡建设稳步加快。坚持全域城镇化理念,编制综合交通、商业网点等专项规划16个,产业园区及重点乡镇规划编制全面启动。谋划实施重点城建项目64个,完成投资25亿元。新城建设全面加快,规划东外环路开工建设,泰安盛世主体基本完工,市民中心已具备入住条件,金丰商贸城项目完成土地征收1200亩。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仙台路改扩建和汇文街中段道路工程建成通车,五峰山路自来水连接工程顺利完工。启动实施1号热源厂扩建工程,取缔城区小锅炉15台。积极扶持小城镇建设,荒佃庄镇和靖安镇成为国家级重点镇。县滨海城投公司转型成立秦皇岛滨海投资有限公司,城市运营能力显著增强。健全完善环卫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城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3%,朱各庄垃圾填埋场通过省环协无害化等级评定。
五、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粮食、蔬菜、果品、肉蛋奶等农副产品产量保持稳定,编制完成《昌黎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5年)》。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1.7万亩,土地流转总面积已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0.1%。完成投资12.4亿元,实施农业产业化“115”标志性项目15个。投资1.4亿元,深入实施36个省、县重点村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打造了施各庄、十里铺两个省市样板村。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625家、家庭农场57个,预计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68%,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06.4亿元、增加值65.1亿元,比上年均增长2%。
六、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压减炼铁产能146.4万吨,炼钢产能60万吨,完成减煤92.02万吨,开展扬尘治理“百日攻坚战”,严格落实APEC会议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探索扩权强镇模式,成立朱各庄镇综合执法大队,加大对朱各庄区域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大气和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继续开展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投资1.7亿元实施整治项目5个,全面加强河流沟渠垃圾清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入海河流和海域水质明显改善。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完成节能减排项目36个。大规模开展城乡造林和城区增绿三年行动,新增造林面积2.5万亩,完成东山三角地绿化工程,启动汇文公园建设,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村道路及危桥改造、人饮安全工程等8件民心工程得到较好落实,县本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用于民生的支出比例达80%以上。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压减20%。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710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社会保障持续扩面提标,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集中供养中心开工建设。农村卫生整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新农合参合率达98.3%。落实“单独两孩”政策,人口出生率为10.24‰。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沙滩跑马拉松比赛和首届广场舞大赛。法制宣传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加强。扎实推进平安城市建设,圆满完成暑期和十八届四中全会期间的维稳工作,积极处置英华事件。深入实施安全生产“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积极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与全省首批示范县创建工作。
八、旅游基本情况
昌黎县旅游资源丰富,蕴藏着滨海休闲、登山访古、生态健身、工业观光、地热疗养等多样型旅游资源,颇具“天开海岳”之风韵。近年来,昌黎县深入实施打造彰显山海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名城发展战略,逐步形成全产业融合旅游的发展格局。现已开发建设各类景区景点10个,其中4A级景区2个(华夏庄园、滑沙场),3A级景区2个(碣石山景区、葡萄沟景区),2A级景区2个(五峰山景区、翡翠岛景区)。华夏长城葡萄酒庄园、朗格斯酒庄被确定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葡萄沟景区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月亮湾景区和玛蒂尼酒庄分别被确定为河北省农业和工业旅游示范点。黄金海岸旅游区已建设成为休闲避暑胜地,旅游综合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建有各类休疗院所180余家,拥有床位3万余张,其中四星级宾馆1家(北京电视台)、三星级宾馆1家(中技度假村)、二星级宾馆4家(中科院培训中心、中震科教活动中心、丰台文教、文化部培训中心),年接待能力达500万人次。下一步,全县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立足旅游产业良好发展基础,深入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注重发挥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景区建设,夯实旅游基础实力;不断规范提升市场秩序、服务水平,提高旅游内在品质;全面开展旅游宣传、市场开拓,提高旅游品牌形象;全力营造全员参与、社会共建的大旅游氛围,凝聚实现促进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将昌黎县打造成为彰显“山海风情”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名城。
九、文化基本情况
昌黎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经过时代的沉积和酝酿,已形成集碣石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韩愈文化、老奤文化和红酒文化等于一身的昌黎特色文化。
碣石山位于昌黎县城北3公里处,因曹操《观沧海》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而闻名天下,被称作千古神岳。据史书记载,秦始皇赢政、汉武帝刘彻等9位帝王(秦始皇赢政、秦二世、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晋宣帝司马懿 、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先后登临碣石山;千百年来,佛道两家对碣石山都青睐有加,位于碣石山宝峰台上的水岩寺,因依山傍岩、前有水湖(碣阳湖)而得名。1995年5月,水岩寺复建工程竣工,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亲自为新修的水岩寺题写了匾额。2002年6月,水岩寺由昌黎县移交河北省佛教协会管理,如今已成为冀东地区最大的佛教场所;20世纪90年代后期,五峰山景区被定名“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列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五峰山景区被列为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11年6月,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先后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军区命名为第二批省级国防教育基地,被省纪委、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河北省第二批廉政教育基地;昌黎是百代文宗、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故里。2006年,在荒佃庄镇韩营村发现的两部《韩氏家谱》,为韩愈郡望昌黎提供了有力而关键的佐证。座落在五峰山上的韩文公祠始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旨在纪念韩愈。韩文公祠及四周古文化气氛浓郁,诗碑和摩崖石刻随处可见,已成为秦皇岛市和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巍然耸立,雄表一邑”的源影寺塔,1982年确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昌黎传统文化特色鲜明,“三歌一影”(地秧歌、民歌、吹歌和皮影)广受群众欢迎和喜爱。地秧歌、民歌、皮影戏先后入选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吹歌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昌黎因此蝉联2008-2010年度、2011-2013年度、2014-2016年度“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昌黎地秧歌作为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民间舞种之一,2008年、2010年、2011年分别亮相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西安世园会,2013年获得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参加河北卫视《炫动中国风》赢得总冠军,2014年参加央视《我要上春晚》栏目,已全票连闯三关,进军总决赛,并重点推出《渔歌》《酒歌》等一批文艺精品。昌黎民歌是昌黎人民世代传承的民间小调,县内有着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沿海盛行劳动号子、渔民号子;南部地区则以秧歌调为主;西部地区因与评剧的发源地滦县交界,单口唱和对口篇较多。1957年,渔民号子《昌黎拉网调》参加全国第二届文艺汇演,获得优秀表演奖,并进中南海为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专场演出。近年来,昌黎县民歌艺术家不断探索求新,在传统民歌中融入新元素,先后登上了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民歌•中国》、《走遍中国》等栏目,《绣灯笼》、《捡棉花》、《茉莉花》等昌黎经典民歌逐步在全国唱响。其中经典民歌《绣灯笼》,其优美旋律已成为昌黎党政领导干部的手机彩铃。昌黎吹歌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鼓吹乐艺术,主要是唢呐吹奏乐曲,较大场面以笙、管、笛、胡琴等民族乐器进行烘托。20世纪50年代,吹歌艺术伴随着昌黎地秧歌节目《跑驴》、《锯缸》、《扑蝶》名扬海内外。新时期,昌黎吹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先后参加了沈阳国际秧歌节、北京奥林匹克广场艺术节、河北省民间艺术节等重大演出活动。昌黎皮影是冀东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俗称“老奤影”,催生了一大批名家,皮影艺术研究学者魏力群、“皮影界梅兰芳”高荣杰、“活影人”齐永衡都在全国享有盛誉。
十、教育基本情况
昌黎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43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初级中学19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115所(含12所不完全小学),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电大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县办幼儿园1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72839人,其中小学32132人,初中15776人,普通高中9263人,职业学校4439人,特殊教育学校58人,学前三年在园幼儿11503人。全县在职教职工5225人,其中专任教师4828人。近年来,昌黎县教育工作成绩斐然:继2011年被省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县”之后,2013年在市政府教育综合督导中,昌黎县再次位列全市四县之首,荣获市教育工作先进县。校安工程如期完成,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正逐步实现高位均衡,包括务工子女在内的各类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机会基本均等。高中教育实现了优质、特色发展,在全市四县率先通过了省政府普及高中验收,高考成绩大幅上升。学前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连续三年评为市级学前教育发展先进县。2014年,投资3000万元,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