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中学初创于清光绪31年(1905年),原名赞化学堂。1923年定名为“高邮县初级中学”,1955年增办高中,更名为“高邮县中学”。1966年改校名为“东方红中学”,1968年复改名为“高邮县中学”。1991年初,随着高邮撤县设市,学校因之更名为“高邮市中学”,2005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苏省高邮中学”。
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高邮中学就被列入应当办好的省重点中学,1979年成为江苏省九十多所重点中学之一,1993年再次通过省重点中学验收,2005年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高邮中学新校园位于扬州城北上60公里处的高邮市南郊风景区大运河畔。原校址占地4.26万平方米(约64亩),由于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2000年,经高邮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易地新建。2001年8月,学校实现整体搬迁。新校园占地14.92万平方米(约224亩),建筑面积68800多平方米,是一所传统风格与现代意识相融汇、教育功能与管理功能相统一、建筑共性与学校个性相结合的现代化、园林式学校。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328人,其中专任教师270多人。现有教学班级72个,在校学生近4000人。
高邮中学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体现校情、符合规律、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以“办新世纪中华名校、育高素质世界公民”为办学宗旨,以“立德、践行”为校训,以“务实、求新”为校风,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坚持“教育抓全面、育人抓全体、教学抓全程”的办学思路,坚持“科学性、务实性、艺术性”的工作原则,坚持“全面实施精细管理”的工作策略,坚持“努力把工作做到位”的工作规范。进入新时期以来,高邮中学积极探索并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相继成立年级管理委员会、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新设督导室、监察室、招生处,简化了管理环节,形成了模块管理格局,各项工作按条块分流、按层级汇总、按区域负责,学校办学效益呈现整体性、跨越式发展的好势头。
高邮中学以“敬业、爱生、乐群、修身”为师德规范,倡导“勤勉、创造、协作、奉献、高雅”的校园精神,大力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群星工程”。评选并重奖校内学科名师,实施《江苏省高邮中学教科研奖励细则》,开办青年教师培训学堂等重大举措,有力提升了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高邮中学先后涌现出一大批知名教师,在校内外、市内外、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目前,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名,省特级教师4名,扬州市特级教师1名, “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1名,江苏省、扬州市级劳动模范、中青年专家、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40多名。近几年来,参加省、市级教学基本功、优质课等比赛获奖的青年教师达40余人次,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已经有一千余篇,另有两百余篇论文在省、市级范围内交流并获奖。
高邮中学长期坚持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和时代主题教育,以“努力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为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实施“新时期‘邮中人’内涵”教育。与澳大利亚汉密尔顿•亚历山德拉学院于2000年结为姊妹学校,双方每年组织学生代表团互访。在新课程方案实施的背景下,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形式与内容,认真开展校政实践、家务实践、社会实践等活动,定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真正地使校园成为学生成人成才的乐园。
一百年来,高邮中学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军中名将和社会活动家等,著名的革命志士、1960年代担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徐平羽,国家首届学部委员、著名的地质学、古生物学家孙云铸,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白衣圣人吴登云,中国派驻联合国特命全权大使、资深外交家秦华孙,开辟文革后文坛新风、著名作家汪曾祺,周恩来总理的侄儿、军中名将周尔钧,联合国国际组织高级官员、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赵厚麟,北京朝阳区委书记陈刚等就是他们当中的优秀代表。
近年来,高邮中学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中小学党建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学校”、“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红旗基层党校”、“江苏省优美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扬州市模范学校”、“扬州市文明单位”、“扬州市先进学校”等多项光荣称号,成为南京大学等省内十多所著名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进入新的时期,高邮中学将以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为目标,严肃执行教育法规、严格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探索创新拔尖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和途径,努力培育“文化育人、育文化人”的办学特色,大力营造以“道德、责任、通情”的师生共同体建设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为“精致学校、幸福师生、创新教育”作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