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国家中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所高校之一。伴随学校发展建设的铿锵脚步,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走过了百余年的艰辛历程,从旧式“藏书楼”发展成为资源丰富、设施先进、理念超前的现代化图书馆。
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由迎西校区、虎峪校区、明向校区、孝义校区四个分馆组成,总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经过百余年的积累,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已具备较大规模,形成多学科、多语种、多载体形式、多出版类型的立体结构,其中纸质图书230多万册,期刊3000多种,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矿业工程、建筑工程及人物传记、山西地方文献为馆藏特色。电子图书200多万册,网络数据库60余个,镜像资源20T以上,自建有《山西民居图片数据库》等多个特色数据库。
图书馆秉承开放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全方位开展读者服务工作。每日开馆时间达16小时,年入馆读者200万人次以上。师生持校园一卡通可完成座位自助选取、图书自助借还、自助打印复印和门禁身份识别等,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信息点合理分布、移动阅读和数据库远程登录,图书馆一站式检索系统——清泽搜索则实现了对馆内外数据资源的统一检索,为师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电子书借阅机、触摸屏报刊阅读机和LED 显示屏让读者体会到了不一样的阅读感受。漫步其中,无处不在的文化元素伴着书香为读者营造出一种高雅温馨的氛围,使人流连忘返。
在业务建设中,图书馆注重同读者的交流互动,将学生管理委员会引入读者服务工作,建立起读者自行管理和参与管理的成功模式;通过“他展·你选·我购”系列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把选书权交给读者;“图书漂流室”使师生的闲置书刊在图书馆互通有无,将这些书刊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数据库专人监测研究制度确保了数据库利用的动态跟踪,提高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使其性价比最大化;“星期五讲座”贴近师生的现实需求,让专家与师生面对面互动;馆报《图书馆与读者》搭建起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桥梁,提高了图书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图书馆十分重视科技查新工作,在资金、人员、设备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拓展业务领域,规范查新流程,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查新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完善的考评和激励机制,查新数量逐年增长,查新质量不断提升,为本校及我省科研人员提供了高质量的查新服务。2014年11月,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成功获批“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实现了山西省高校系统教育部科技查新站“零”的突破,对本校乃至我省科研工作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