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位于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缘,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江横贯其中,古为“汉江明珠”,今称“朱鹮之乡”。
总面积3206平方公里,人口44万人,全县辖15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71个行政村,14个社区。
洋县历史悠久,人文昌盛。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已有先民在这里定居。西晋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开始在境内置洋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改洋州为洋县。从唐宋起,大批文人墨客在此驻足,杜甫、白居易、苏轼、文同等名士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和名传千古的故事,成语“胸有成竹”便出自洋县。境内有唐代开明寺舍利塔、元代觉皇殿、明代智果寺藏经楼等重点保护文物19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封葬于此。傥骆古道是唐代以来穿越秦岭最便捷最繁忙的交通要道。洋县先后有宋代闵文叔、明代李遇知、清代张勇、岳震川等历史名人,现在许多洋县籍人成为省内外政界精英、商界巨子和学界先锋。
洋县生态良好,风景优美。洋县是汉中乃至陕南唯一建有朱鹮和长青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区,被誉为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区,是世界珍禽“东方宝石”朱鹮的唯一野生栖息地和人工饲养种源地。位于傥骆古道上秦岭腹地的华阳古镇被誉为秦岭第一古镇,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曾设于此。紧靠古镇的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十分独特,特别是被誉为“秦岭四宝”的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同现一处,全国罕见。位于秦巴之间的以滩多势险、风光旖旎著称的90里黄金峡被誉为汉江第一峡。境内青武山、丰都山、朝阳山、两角山等集宗教与自然风光于一体,景色亦为迷人。
洋县文化底蕴丰厚,独具特色。洋县是全省文化先进县。汉调桄桄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教音乐、架花焰火、传统造纸、谢村黄酒、悬台社火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洋县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县有作家、书画、音乐协会4个,专职及业余文学作者130余人。《昨夜青鸟》、《五色石》等文学作品和《请到汉中来》、《黄金号子》等曲艺作品,曾在省市和全国获奖。
洋县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16种,其中钒钛磁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二,电气石矿储量位居亚洲第一,石墨、膨润土、石英石、石灰石储量和品位居全省前列。全县水能蕴藏量36.64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0万千瓦。龙须草种植面积20万亩,居全国之首;出产厚朴、枣皮、黄芩等中药材469种,人称天然药库,是陕西省中药材基地县;黑、白、红、绿、紫五彩米闻名全国,洋县黑米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2万亩生产基地5大类20余种农产品获得有机或有机转换认证。
洋县人民敬业奉献、团结奋进。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紧紧依托资源优势,以率先突破发展和建设汉中经济强县为目标,积极实施“打造朱鹮品牌,开发优势资源,统筹区域协调,率先突破发展”战略,突出发展食品、矿产、水电、现代农业、旅游五大产业,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增速加快、效益提升、结构优化、后劲渐显、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秦洋牌秦洋特曲、秦洋牌古秦洋酒、长生牌长生酿黄酒、谢村桥牌谢村黄酒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朱鹮”牌黑米酒曾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全县已具有年产10万吨铁精粉生产能力,已建和在建水电装机容量4.8万千瓦。全县种植蔬菜15.4万亩,以梨、柑桔为主的水果14.5万亩,药材21.2万亩,生猪饲养量70.3万头。朱鹮牌早酥梨被评为全国优质早熟梨,美人指、魏可葡萄获得奥运推荐果品三等奖。有8户企业被评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本形成以蔡伦纸文化、朱鹮生态园、长青—华阳为主的三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