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59年,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列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年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25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51名,博士研究生424名;在职教职工3118人,其中专任教师2017人;教授及相应职称444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981人;博士生导师201人,硕士生导师907人,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专家等人才220人次,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优秀教师20人,省级模范教师4人。
学校设有29个学院(部、系);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学科列入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3个学科列入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序列;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级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6个河北省重点学科;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形成了以农学优势学科为引领,“农、工、管、理、经、文、法、艺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农业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在承担科技创新项目数量、经费总量和获奖等级、数量上一直名列省内高校前茅。拥有“省部共建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试验站、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68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20名、省级62名。“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1015项,到位科研经费8.12亿元,审定新品种75个,专利91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01项,其中国家二等奖3项。
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不断深化拓展“太行山道路”。成立了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主动对接、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得到有关省领导的充分肯定。与保定市政府签署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以“六个一”模式携手打造“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战略品牌;重点打造集产业链、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服务链为一体的多个产业特色基地。与石家庄市、邢台市、长城汽车等广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在全省六大生态类型区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347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50个,区域综合试验站9个,现代农业教育科技创新示范基地41个,推广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技术1000余项,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3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次被授予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称号;2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涌现出了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的李保国,被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诠释的“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等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