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2017年国家确定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占地7000余亩,位于中国光谷核心区的东湖之畔,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绿化率达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紧邻的东湖绿道为广大师生打造了世界级休闲健身的“后花园”。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前身为华中工学院电力系,始建于1952年,1988年改称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工程系,2001年建制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是国内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实力最雄厚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学院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是国家“985工程”建设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历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全国前三。2019年完成电气工程学科国际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学院的电气工程学科位于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学院师资力量一流。现有教师200人(教授97人、副教授72人,讲师31人;博士生导师88人),其中: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青年项目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49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12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已形成一支学术研究方向明确、研究力量均衡的高水平学术队伍。设有电机及控制工程系、电力工程系、高电压工程系、应用电子工程系、电工理论与电磁新技术系、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所、应用电磁工程研究所、强磁场技术研究所和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国家电工电子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电工)。
学院学科方向齐全。学院所属的电气工程学科是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建有教育部确定下设的全部5个学科方向,其中: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均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磁理论与新技术(含高电压与绝缘)为特色学科。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覆盖了电能生产、传输、应用、变换、检测、控制和调度、管理等的全过程。同时,学院以国际一流电气学科方向为参照,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开辟了一批新兴前沿学科方向,如:电能存储、脉冲功率、脉冲强磁场、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医学、加速器及应用、先进电工材料与器件等,形成了国内研究领域较宽的电气工程学科。
学院具备国内电气学科最完备的科研创新平台。拥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各1个,以及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其中: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是国内电气工程学科唯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进入国际顶尖的脉冲强磁场装置行列;拥有国内高校唯一的大中型托卡马克J-TEXT,是教育部认定的磁约束聚变人才培养与基础研究基地;拥有国内高校唯一的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建设有包含电力安全、新型电机、脉冲功率、舰船电力等方面的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学院拥有10栋教学科研大楼,新建设的电气大楼建筑面积达3.2万平米。
学院坚持把人才培养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学院是国内首批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在校本科生1700余人、研究生1000余人。2016年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正式成员国后,学院当年即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学院录取的本科生高考成绩在华中科技大学名列前茅,研究生90%以上来自于985和211大学。学院建有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5个,拥有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了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网络精品共享课程。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企业每年在学院设立的社会奖学金过百万,面向学院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过百场。学院毕业生获得多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在2016年学科评估中,毕业生质量指标名列本学科全国第一。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