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延庆县卫生局是全县卫生工作的主管部门,担负着全县的医疗、预防、保健、急诊抢救、健康教育等工作,主要包括贯彻执行国家和北京市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制定本地区卫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对执业医师、执业护师、乡村医生的资格进行审批并监督管理;审批医疗机构,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批发放卫生许可证、职业人员健康合格证;对供水、供水的设备、用品、场所、设施进行卫生监督;贯彻献血法,审批临床及急诊抢救用血;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制定社区卫生服务规划;对母婴保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和分类指导;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传播与流行;对食品生产和经营者进行食品卫生监督;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爱国卫生运动方面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和市级卫生村创建工作。
延庆卫生事业概况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卫生工作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保障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延庆卫生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大力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开创了延庆卫生事业的新局面,较好地满足了全县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公共卫生基础日益牢固
近年来,延庆县通过建立健全疫情报告体系和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不断提高传染病筛查能力,全县传染病发病率逐年降低,连续多年无重大传染病疫情爆发和流行。在2008年抢救食用问题奶粉儿童事件中,全县没有1例住院和死亡儿童。近年多次组织开展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组织了对全县餐饮单位进行量化分级管理,A、B、C级餐饮单位达到100%,全部消除了D级单位,全县餐饮卫生档次明显提高。通过完善急救指挥调度系统、科学合理布置急救站点、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等措施,建立了高效的医疗急救运行机制。尤其是奥运会期间,1名马来西亚游客在我县突发心肌梗塞,被县医院成功救治,得到北京奥组委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群众就医环境极大改善
延庆2008充分利用国家出台向农村倾斜优惠政策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建设项目和资金,加快了基本建设步伐,努力改变我县卫生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几年来,先后完成了北京急救中心延庆分中心、县医院病房楼、县中医院门诊楼和县医院门急诊楼建设,总计投资8000多万元,建筑面积3.4万平米,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的就医环境。完成了大榆树、永宁、四海等15个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建和改扩建,共计投资8938万元,总建筑面积达3.1万平米。此外,还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61个、村卫生室154个,总投资1853万元,总建筑面积15405平米,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医疗机构的设施和条件,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目前,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遍布我县城乡大地,群众出行30分钟就能到达一个医疗卫生机构。
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此外,还注重对现有专业人员的培养,设立人才发展资金,着力推出学科带头人制度,使我县在部分学科领域有较大突破和进展。到2008年底,全系统共有医疗技术人员1597人,大专以上学历占74%,中级职称占43%,副高级以上职称占10%,有学术专长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40余名。形成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学历结构、职称层次合理的医疗技术队伍,使全县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针对山区群众看专家难的现状,实行城区专家到山区坐诊制度,15名全县知名专家在山区医院长期坐诊,为山区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
为建立农民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延庆通过不断总结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验,逐年完善政策,提高报销比例。农民个人筹资水平从每人90元提高到2009年420元,门诊报销起付线从2000元降低至500元,报销封顶线从3万元提高到18万元,参合率从75.2%提高到95.7%,报销人数和费用逐年提高。此外,在全县实行了降低住院押金和出院即报制度,缩短了农民报销周期,减轻了医疗负担。
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发展
在充分研究国家政策和准确把握县情的基础上,于2007年率先在我县开展社区卫生体制改革,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社区医疗机构对常用药品零差率销售。经过2年的探索和实践,社区卫生改革成绩喜人,群众医疗费用明显下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结合延庆实际情况,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了“包村服务队”的服务团队模式,在全县共建立服务团队16支,团队人数100余人,深入乡村和家庭,对群众进行上门服务,深受群众欢迎。此外,于2008年3月组织人员开展全民建档,完成常住人口的健康档案微机录入工作,对疾病进行分类和信息化动态管理,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人性化的社区卫生服务。
医疗技术水平日益提高
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不断加大医疗仪器和设备的投入力度,以打造区域医疗中心为契机,全力进行重点学科建设,开展新项目、新技术,使全县医疗技术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如县医院成功开展了静脉溶栓术、眼底激光治疗、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等。中医院开展了激电按摩治疗和局部药物烘熏治疗项目,为泌尿系和肝胆系结石患者开展体外碎石治疗等;县妇幼保健院成立乳腺疾病中心,投入了钼靶、CR、乳管镜电阻抗等新设备,为乳癌早期患者把握了治疗机会。这些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推动了我县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此外,还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的契机,借外力提升我县医疗技术水平。现在全县群众不出县,一些疑难杂症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既减少了医疗费用,又避免了路途劳累之苦。
居环境水平明显提升
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中,全县通过积极与多部门协同配合,充分发挥牵头单位的作用,共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工程、居民小区整治工程、“五小”整治工程、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除四害工程、农贸市场整治工程和建筑工地整治工程8大工程,成效显著。2007年12月,我县顺利通过了国家爱卫会的验收,取得了国家卫生县城的称号。此外,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不断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力度。近三年来共完成农村户厕改造30350套。新建2个联村水厂,完成53个单村改水,让6.1万群众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创建了33个市级卫生村,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