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这样一所大学,她诞生于甲午战败的民族危亡之际,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河;她的成长跨越了3个世纪的历史长河,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兴衰荣辱中的百折不挠;她即将迎来自己120周年双甲子校庆,她和她培育出的莘莘学子们依然执着地为着“兴学强国”的理想奋勇前行。她,就是我们全体天大人共同的家园——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的前身为北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北洋大学初设工程学、矿务学、机器学、律例学等学门,后增设铁路专科等,高举“工业救国”的旗帜,为国家培养急需人才。20世纪30年代创办中国第一个水工研究所,鼓励教师将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探索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办学模式。抗战胜利后,明确了“绝不忽视穷究学理,同时注重科学应用,使理工结合起来”的办学方针。新中国成立以后,北洋大学定名为天津大学,高举“工业建国”的大旗,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为培养建设新中国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不懈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大学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首倡“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高等学校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建设高水平大学。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高举“科教兴国”的旗帜,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工程教育改革,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人才成长环境。 “兴学强国”是学校与生俱来的责任,“家国情怀”是天大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我们有胸怀理想的学子。抗日战争期间,北洋大学被日寇占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北洋学子为了寻找一片可以安心学习的净土,只得西迁至陕西城固县城西的七星寺。这里的条件异常艰苦,每天夜里,学生们都点燃蜡烛发奋学习,彻夜不熄,终年如此。这就是七星寺中传为佳话的景象――“七星灯火”。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但是学子们不畏艰难,发愤苦读,力争繁荣我中华之科学。如今,学子们依然秉承“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为我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有潜心育人的教师。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历史上,有无数令人敬仰的教师,水利专家、教育家张含英,多少次带领学生深入治黄第一线,不畏艰难凶险,年过九旬仍坚持办公,年过百岁还出版新著;内燃机、燃烧学专家史绍熙,在身患绝症的最后岁月,依然在病榻上指导学生,手捧着博士生的论文离开了人世。今天我们的校园里依然有这样一批教师,他们忠诚不倦、业务精湛、挚爱学生、率先垂范,他们以高尚的师德和科学的精神引导启迪学生,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才。
我们有服务国家的行动。30年代,北洋大学被誉为“科学建国的堡垒”;50年代,天津大学响应“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为国家解决了许多科技难题。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中国人第一座自行设计施工的跨江大桥――钱塘江大桥、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第一辆国产拖拉机等等都凝聚了北洋人-天大人的智慧和力量。今天,学校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在新的世纪为国家贡献着新的智慧和力量,天津大学的精馏技术在国内化工行业的技术覆盖率占到80%以上,天津大学的内燃机燃烧新技术引领着我国的柴油机技术发展,天津大学的安全高效施工仿真技术为三峡、二滩等大型水利工程保驾护航。特别是我们牵头建设的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围绕“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目标,立足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把工作重点放在体制改革与创新上,汇聚校内外各种创新要素,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支撑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每当校歌唱响,“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总令我心潮澎湃;“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总让我深感重任在肩。自从担任校长以来,我就一直胸怀一个梦想,让天津大学早日位居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让天津大学成为所有情怀家国的青年才俊的首选之地和成长沃土。愿遍布全世界的天大人携手一心,共育“家国情怀”英才,共圆“兴学强国”使命,共扬校誉于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