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0月,空军勤务学院在山西太原组建成立,1958年5月迁址徐州。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先后六易其名,经过了初建、重建、调整前进和快速发展四个阶段。2011年更名为空军勤务学院,定位为任职培训教育院校,主要承担空军作战后勤和装备保障研究生、本科生教育,以及生长干部和现职干部的任职培训,是全军培训规模较大的院校之一。
空军勤务学院占地面积1315亩,分新、老教学区和生活区,总建筑面积32.9万平方米。教学区满目是景,处处入画,建有彰显学院办学特色的飞机广场、反映我军光辉历程和学院各专业特色的百米浮雕、反映学院办学宗旨的文化长廊和标志性雕塑、反映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代表的英模人物灯箱,形成了“文化中心区”、“教学训练区”、“读书休闲区”和“绿色园艺区”等功能各异的文化特色区域,营造了浓厚的军校育人氛围,激发了广大官兵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透出了学院发展建设的盎然生机。为确保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近年来,学院投入巨资,建设了空军多机种飞行保障模拟训练场、空军后勤装备训练中心、网训中心等实验、实习场所108个,轻武器射击训练场、战术训练场、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等训练场地13个,现代化教室100多个。建有主干速率千兆的园区网,信息资源总量达到15TB,图书馆面积9407平方米,藏书40余万册。各类生活设施功能先进、配套完善。
在58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积淀形成了“战场牵引课堂”的办学理念、“使命、本领、荣誉”的院训和“敬业、奉献”、“砺志、精武”的教风学风。紧紧围绕高素质空军作战后勤和装备保障人才培养,在历史传承中培育特色、发展特色、强化特色,逐步形成了理论教学,教育疏导,环境熏陶“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工程;紧贴保障实际,紧贴装备发展,紧贴实战要求“三个紧贴”的教学改革工程;以及系统培养向应急培训延伸,基地教学向巡回教学延伸,自主培养向联合培训延伸的空军航空兵作战后勤和装备保障人才培养特色和“以新装牵引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教研互动机制,丰富了办学特色内涵,深化了特色办学实践。
近年来,空军勤务学院吸收了大批地方优秀青年来院学习,毕业后,按照专业和培养目标,在全军或空军范围内统一分配,已经成为空军作战后勤和装备保障人才成长的加油站。目前,空军后勤和装备系统的航材、四站、军械各类专业干部90%以上毕业于空军勤务学院,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的基层模范指导员李洪杰,有“全国自强模范”、一等功臣杨梓云,有中央军委命名的“甘巴拉英雄雷达站”指导员陶宏,有“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一等功臣谢博闻等一批英模人物。一大批毕业学员已成长为军师级以上领导干部,为空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